如何保存科學中藥?

中藥不中藥
首次發布於: 最後更新於:

一般來說,未開封的科學中藥其保存期限(EXP)約2-3年,而經醫師處方調劑後的科中,其使用期限(BUD)則約為3-6月。服藥天數小於七天的科中,較無受潮變質等問題,基本上只需存放於避光、陰涼、乾燥處即可。而大於七日的長天數科中,因其粉末特性容易吸濕結塊,產生藥品變質之疑慮,故以下內容將著重探討長天數科中的保存。

如何辨認科中是否變質?

首先要說明一點,並非結塊都是變質。包裝或存放過程中的壓力、環境中的濕度等,都有可能使藥粉產生結塊的現象。然而若僅是結塊而沒有其餘變質的徵兆,則仍舊可放心使用。反之若藥粉沒有明顯結塊現象,卻出現變質的徵兆,則不應再繼續使用。

科學中藥不像其原藥材一樣,可以由發霉、蟲蛀等明顯現象來判斷是否變質,實際上科中變質的徵象都是氣味改變居多。若要加以細分,則可分為油耗味、酸腐味、霉味等。

  1. 油耗味:種子類藥材,其脂肪油成分氧化後所形成的味道,同時也預示著藥物已經失效。
  2. 酸腐味:蛋白質成分分解時產生之氣味。
  3. 霉味:初始發霉階段難以用肉眼察覺,霉味可以提供佐證。

此處必須強調一點,種子類藥材從科中出廠的那一刻起,脂肪油成分便開始氧化分解。所以若處方中含有此類藥材,存在淡淡的油耗味是正常現象。但若是過於濃烈的油耗味,表示脂肪油成分多數都已氧化,則不應再繼續使用。

長天數科中的保存重點為何?

scientific-chinese-medicines-should-be-stored-in-sealed-jars

根據上述判斷科中是否變質的說明,可發現其成因歸結為氧氣及濕氣二者。因此與之相對,科中的保存應密封、防潮。建議將科中存放於保鮮盒或密封罐裡,且置於室溫陰涼乾燥處保存。使用時一次拿取一週藥量,置於密封袋中。避免時常開關保鮮盒或密封罐,確保存放條件穩定。

長天數科中是否需放冰箱保存?

先說結論,不一定需放冰箱。

一般來說溫度越低,空氣中所含水分越少;溫度越高,空氣中所含水分越多。因此冰箱空氣的濕度理論上會比室溫低。然而當冰箱物品移至室溫中時,其表面會因低溫而吸附冷凝水氣,反造成潮濕現象。故科中存放於冰箱時不是問題,問題是當從冰箱取出時,表面吸附的水氣才是致使科中受潮變質的主因。

因此並非單純地把科中放冰箱即可防止變質,仍需依存放科中的兩大重點:密封、防潮而為之。若將保鮮盒或密封罐置於室溫陰涼乾燥處保存仍無法防止科中受潮,則可考慮將保鮮盒或密封罐置於冰箱保存,且每次拿取勿使科中於室溫久置,防止吸附過多水氣。

總結

科中變質徵象多為氣味改變,其中可分為油耗味、酸腐味、霉味等。其肇因於氧氣及濕氣二者,故保存科中之兩大重點為密封、防潮。建議將科中置於保鮮盒或密封罐中,存放於室溫陰涼乾燥處。若仍舊有受潮現象,則可考慮將保鮮盒或密封罐改置於冰箱。並注意拿取時間,防止科中吸濕變質。

相關文章

發表評論

* 使用此表格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存儲和處理您的資料。